另一場討論與李浩的詩
另一場討論與李浩的詩
(本文原載《中國南方藝術》,經李浩授權轉載) 那恨不得一口咽下整個的黑夜的叫聲, “一口咽下整個的黑夜”、“咬斷牙床的叫聲”,我沒有見到過比這更準確、更恐怖的臨死前的叫聲了,而這刀子一樣的叫聲既在“沸騰的蒸氣里”升騰又同時被它淹沒,“回歸平靜”,有豐富的感覺與語言張力。復沓式的兩個叫聲所形成節奏感,以及利用水的意象從一種死亡過渡到另一種死亡,還有借助“車燈閃過”照亮記憶等,顯示作者技巧上的用心與老練。 王光明,評論家,首師大文學院博士生導師。 我認為李浩的詩歌對以現代漢語為載體的信仰寫作有真正意義上的貢獻。要知道,現代漢詩里的信仰寫作傳統雖然早就有了,但并不完善。早在民國時期,穆旦就寫下了大量與基督教信仰有關的詩。但遺憾的是,穆旦并不是基督徒,他對基督教的觀察與理解基于一種“外視角”。但李浩就不一樣了,他從自己的信仰出發、從基督教內部出發,真正地接續上了穆旦未完成的一支詩歌脈絡。 我們能常常感受到他詩里飽和的身體性。這種身體性不是從與物質世界的對應關系里來,而是在與精神、靈魂層面的對應關系里逐步凸顯出來的。正因如此,在這批受難的詩歌當中,我看見李浩運用了很多充滿暴力性和強力色彩的詞匯,如“挖”“剜”“切”“撞擊”“翻滾”“推倒”。這些詞匯往往鑲嵌在使動用法(他也反向使用被動用法)的句子里,《這一天你眾多》里他寫到“吸收我的意志”,《城市生活》里寫到“暴力襲來”,此外,他還寫“使我加倍傷心”“被逐漸釘入樓梯”?!捌仁刮以趺礃印?、“我被怎么樣”這樣的句式,暗示著一個詩人在經歷一些精神的考驗,他必定在承擔、在受難。 楊碧薇,詩人、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 李浩本身,從外到內,像他的天真,還有他的憨厚,當然也有機警。在李浩作品里面,那種機警和刁性的東西隨處可見,并且這種東西可能會影響李浩一生,甚至李浩更長遠的寫作都與之相關。我們經常講覺知覺得,是指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打通的過程。人,要在這個場域通靈,找到觸感的媒介。李浩在這方面已經展示出了他的才華。當然這還不足以透露出一個人的智育的全部。所以,除了先天有覺、后天勤勉以外,經驗價值一定會給優秀詩人一種暗示終身的作用,這是李浩的詩里面我讀到的。李浩還小,他的經驗正在堆積、疊加,他在健康向上地生長,他還會有更為非凡的作品奉獻給我們。 楊炳麟,詩人、《河南詩人》主編。 當我們談論詩歌時常常會說某一首詩很好或語言優美等等。我們談論李浩的詩歌時,這些形容詞都無用。李浩的詩歌語言鮮明,他的詩本身有能力成為現代漢語體系中的一種現象。他詩歌中的每一個元素共同構成這個現象:這包含了他對信仰的探索,對當下社會政治現實中人際關系的思考,對當代詩歌語言的改進和創新,在語言錘煉上所做的大量工作。李浩的詩歌里詞匯的提升不重要或者說不存在,重要的是他大量的隱喻和意象,所以在翻譯的時候這些隱喻和意象的深層內涵的挖掘與呈現很重要。因此,翻譯李浩的詩是一種很大的挑戰,但這并不意味著你翻譯了以后會失去某些東西,像顧愛玲翻譯的那首詩多好,也很難說中文的《哀歌》更好還是英文的《哀歌》更好,因為這些詩是恰恰相反,它不斷的給予著啟迪與智慧,并很順利地指導翻譯者。我相信,這任何一種語言的翻譯家都會很樂于做的工作。 最后我想說,因為亞美尼亞應該是歷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但我們年輕詩人中還像沒有一個寫信仰、寫基督教題材的詩,所以我翻譯過程中一直在想,我還沒有發表,發表以后,我覺得很多人都會很驚訝,在中國有寫信仰的詩人,大家應該都不會想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很期待發表,看看我們亞美尼亞的詩人的反應。 羅伯特,亞美尼亞詩人、翻譯家。 李浩,詩人,1984年6月生,河南息縣人。曾獲宇龍詩歌獎(2008),北大未名詩歌獎(2007)等。出版有詩集《風暴》,部分作品被譯介國外?,F居北京。 李浩詩選 冬夜 寒光沉沉地壓在墻角的 軸心里盛開,雪光中的 旅程中”,已將我帶到 身上,好像移動的星辰。 亂飛的碎石群,將我們的 抱住愛人,院中的棗樹, 吃與霧 天宇與皇城,將豎立的樓群, 酒鋼里的女神與怪獸,高舉牛首尊歌舞泡桐與危樓。 彼岸上的一片蘭心, 我和你,沉睡在這座城市的十字架里。 酒神四周,大理石圓桌問鼎缺口, 風沙瀉入朝霧與杜嶺方鼎墓。 晨曦之前 雨御秋風,而歌。泡桐順從樹葉, 刺:而歌。城市里,十字相交的 橋洞里金黃的車燈,和一只翠山中的鸓鳥, 和PM2.5,維多利亞的, 以及星辰。薔薇上愈合的花粉, *(為紀念詩人于賡虞誕辰111周年而作) 望氣 我在高空望氣,來者在夕天里,滾動著浩瀚之夜的球體。 女人 你說老鼠咬死了你的種鴿, 杜甫 你站在星空,湖光倒盡, 尚未敞開,受詛咒的山果, 湖星拱起的,無人之境, 蒼穹的苦瘠。滾滾長江, 洞庭湖上的燕子,“不曾 主人的塞壬 1 她和修女,在孤兒院的生活 她姓王,也跟著信主。她天性 竊取你花不盡的白晝,月光, 看見泉水中有人從她身邊走過, 劃十字圣號。然后合攏雙手, 敬禮鞠躬。她提著褲子, 她繞著我們,手指著雨中的 晚成鳥應和著,“阿門,阿門。” 袖口,漸漸流走,她心里的, 好像夸父的耳朵上,懸掛的黃蛇, 2 天剛放晴,蝴蝶就來收回了 朝露,如同瑪利亞的念珠。 從月季叢里浮出。它搖晃搖晃 祥云,在花椒樹的上空巡游。 我們去將今天早晨從菜市場買回來的乳鴿, 我跟在后面,乳鴿在手里, 爛磚,將樹根上的鵝卵石 水壺。她上來戳戳鴿子的屁股, 3 她在月光里,找到了修女的 好像一片低頭開花的黃雚林。 盆里的梨花上下翻滾。她轉身, 時而摳摳鼻孔。她用手攪動井底, 正在尋歡的鯽魚。天主堂的地形, 仰望精衛的山犀。 穿過積雪,將小羊抱回羊圈。 她跪在祭壇前,鏡中 4 她坐在教堂里,一雙大眼睛, 盯著任何一個,進來的我們。 總是,出現在我們的五針松里。 教我們下跪,教我們給天主磕頭。 用手點一下額頭,點一下心口, 右胸,然后恭敬地面朝天主的圣像下跪,磕頭。 梨樹上的枝干,和綠蘿在風中, 從門縫里鉆進來,給幼崽 她看看母狗,和它的孩子們, 站起來,揪住我們的衣袖, 在我們眼前,升起的霧霾中, 我們疑惑地,站在黑暗中 好像岳云揮向金人的鐵錘, 一陣“砰??!”,緊接著 長椅,祭臺,蒲團,韓主教的遺照, 我們拉住她如同黑水 她甩開我們,用握緊的拳頭 我們如同驚飛的母雞,“咯嗒”地 抖動羽毛。她伸出手, 月光上,酣睡的面包蟹。 海豚,用腦門,拼命地撞墻, 滾動,如同我們滾動的心臟。 5 太陽射進窗口,晨光中的 親吻圣子。修女們站成兩排, 輔祭舉起香爐,神父 走向祭臺。百合盛開, 管風琴,奏起了彌撒中的圣婚曲。 在沉寂的身體里 新郎的水壺,對鴿子說, 她穿上空裙子,樹上的貓, 搖晃柿子?!班蘅找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