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茶賞析(2)
茶 嶺 ①
韋處厚
顧渚吳商絕 ② 蒙山③蜀使稀
千叢因此給 ④ 含露紫英肥⑤
①韋處厚(773-829),字德載,陜西西安人,舉進士,累官至中書侍郎,封靈川郡公。歷事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以獻替為己任,一時推為賢相。藏書并自校警,達萬卷。 ②顧者,在浙江湖州;蒙山,在四川青城,皆唐代產茶地
方,曾被陸羽評為茶中第一者。也是中國最早知名的茶。
【注釋】
①茶嶺:韋處厚曾任四川開州刺史,此詩中的茶嶺系指轄區內的盛山茶齡。
②顧渚:浙江長興縣顧渚山,唐代時即為貢茶產地。吳商:指浙江茶商。
③蒙山:四川蒙山,唐代時即為貢茶產地。蜀使:督造貢茶的地方官。這兩句意為,由于顧渚、蒙山兩地的茶名氣太大,吸引了“吳商”和“蜀使”,使得他們很少到盛山茶嶺來。
④千叢因此給:盛山豐富的茶葉無需外運,因此得以自給自足。
⑤含露紫英肥:含露的茶芽色紫而肥壯。這是夸贊盛山茶葉質量優異。
【欣賞】 指繪了盛山茶園欣欣向榮、茶芽繁盛的景象,但她養在深閨無人識,還不為世人所知,得不到稱贊。在贊美盛山茶的同時,也寄子了詩人對于開發盛山茶業,使其也能名揚天下的期望。
茶 亭
朱景玄
靜得塵埃外,茶芳小華山。
此亭真寂寞,世路少人閑。
作者簡介:
朱景玄,生活于唐武宗會昌年間(841-846)前后。官至太子渝德。
【簡注】
世路:指世間一切行動及經歷之情態而言,處世之道,世途。
茶 嶺
韋驤
種茶當嶺上,日近地先春。
始自鈞陶手,遺芳及后人。
作者簡介:
韋驟,杭州人,字子駿,皇祐間(1049-1054)
進士。靖國中除知明州,以左朝議大夫提舉洞霄宮。工詩文,有《錢塘集》。
【簡注】
此詩為組詩《和唐韋相國盛山十二詠》之三。鈞陶手:比喻造就人才之人。鈞,
猶“離鈞”,比喻造就人才。此處指在盛山茶嶺的古代種茶人。
贈包安靜先生茶二首
蘇 軾
皓色生甌面, 堪稱雪見羞。
東坡調詩腹, 今夜睡應休。
(二)
建茶三十片, 不審味如何。
奉贈包居士, 僧房戰睡魔。
作者簡介:
蘇軾(別稱蘇東坡、蘇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注釋】
①皓色生甌面:茶甌表面漂浮著潔白的茶沫。皓(hao),潔白明亮。
②東坡調詩腹:詩人在腹中醞釀詩稿。
③不審味如何:不去探究茶味如何。
4.居士:在自家受“三皈”、“五戒”,誦經念佛之人。
欣賞:
詩人不知從哪里得到珍貴的建茶(產自福建建誤),他除了自享,還連茶帶詩贈予了吃齋念佛的包居士。兩首詩都是寫茶功的,不論是僧是俗,書生除倦可吟詩為文;修行的居士可祛困誦經參禪。
氣詩人難以免俗,還知鑒賞茶的色香味;居士卻“不審味如何”,只用它在僧房之中戰睡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