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學精典《吃茶養生記》
編者按:為了配合茶詩中心、易靜唐茶館和華道茶書院將于本月7日舉辦的“品名優綠茶、讀經典茶書”活動,特刊發精典茶書、名優綠茶簡介,以示熱身備料。
世界精典茶葉名著~《吃茶養生記》
榮西(1141—1215),開山榮西,字明庵,號千光、葉上。生于永治元年(1141年),為備中(岡山縣)吉備津宮世襲神職賀陽氏之子。14歲落發為僧,在比睿山修天臺密教,日本禪宗臨濟宗的創始人,曾于宋乾道四年(1168)、淳熙十四年(1178)兩次到中國學佛,將禪傳入日本。熱愛中國茶文化,回國時帶去了中國的茶籽和茶文化,鼓勵在日本栽培,并普及飲茶之法。著有《吃茶養生記》,是繼中國《茶經》之后世界上第二部“茶經”,尊為“日本茶祖”。
《吃茶養生記》主要論述茶的藥物性能,甚少提及吃茶方法和思想性。但這一點卻因證明了茶傳入日本初期時主要重視藥效,從而使本書在記述日本茶道的發展、形成過程中成為了一座里程碑。本書的內容證明:日本人接觸和飲用茶是從實用這一前提開始,而后才發展成為今天的茶道。
《吃茶養生記》以序章開始,本論由兩卷構成:上卷是“五臟和合門”,下卷是“遣除鬼魅門”。上卷的理論是從五臟調和的生理角度展開,下卷則是以驅除外部入侵病因的病理學觀點為立論之本。
序論中,榮西開門見山道出主題:“茶也,末代養生之仙藥,人倫延靈之妙術。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采之,其人長命也。天竺、唐土同貴重之,我朝日本,昔嗜愛之。從昔以來自國他國俱尚之。今更可捐乎。況末世養生之良藥也,不可不斟酌矣……”
此書著于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當時日本國內世態動亂,佛門之內,紛亂四起,寺與寺間爭戰不息。這使榮西禪師強烈地意識到末世來臨。他認為提倡吃茶可使世人安心靜思,強身健體,消除雜念,擺脫亂世苦惱。
榮西將中國的五行、印度的五大思想巧妙地結合起來與身體五臟并行相列:
“以五臟宛五行,木、火、土、金、水也。又宛五方,東、西、南、北、中也。肝,東也,春也,木也,青也,魂也,眼也。肺,西也,秋也,金也,白也,魄也,鼻也。心,南也,夏也,火也,赤也,神也,舌也。脾,中也,四季中也,土也,黃也,志也,口也。腎,北也,冬也,水也,黑也,想也,骨髓也,耳也。此五臟受味不同,一臟好味多入,則其臟強,克傍臟、互生病。其辛、酸、甘、咸之四味恒有之,食之??辔逗銦o,故不食之是故。四臟恒強,故恒生?。ㄆ洳∪毡久菩闹玻?。若心臟病時,一切味皆異,食則吐之,動不食萬物。今用茶則治心臟,為令無病也。”
榮西指出,心臟為臟中之王者,五味中的苦味,由于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常食用,故心臟病患者較多。作為對策,他提倡經常吃茶,借以滋養心臟,祛病強身。因為人的心身安定,世態便可安寧。
榮西贊嘆了茶的不尋常之處,認為它是一種圣潔高貴之物,它可上通神靈、諸天之境,下救為飲食所侵的人們,是治百病的仙藥。“貴哉茶乎,上通神靈諸天境界,下資飽食侵害之人倫矣。諸藥唯主一種病,各施用力耳,茶為萬病之藥而已。”
榮西在《吃茶養生記》中所想闡明的是茶對人體生理上的藥用效能。明確地揭示出茶在傳入日本初期,日本人只重視藥用功效,不注重思想性,更無完整的茶道中點茶的規矩和思想體系。
04 序
《吃茶養生記》---序
原書題有“建仁[1]千光祖師[2]口述,平安竹苞樓[3]藏”。
入宋求法前權僧正[4]法印大和尚位 榮西錄
茶者,末代養生之仙藥也,人倫[5]延齡之妙術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采之,其人長命也。天竺[6]、唐土[7]同貴重之,我朝日本亦嗜愛矣。古今奇特仙藥也,不可不摘乎?
謂劫初[8]人與天人同,今人漸下漸弱,四大[9]、五臟如朽。然者針灸并傷,湯治又不應乎。若如此治方者,漸弱漸竭,不可不怕者軟。昔者醫方不添削而治,今人斟酌寡者軟。
伏惟天造萬象,造人為貴也。人保一期,守命以為賢也。其保一期之源,在于養生。其示養生之術,可安五臟。五臟中,心臟為主乎。建立心臟之方,吃茶是妙術也。厥心臟弱,則五臟皆生病。
《吃茶養生記》---序
實印土耆(qi)婆[10]而二千余年,末世之血脈誰診乎?漢家神農[11]隱而三千余歲,近代之藥味詎理乎?然則無人于詢病相,徒患徒危也。
有誤于請治方,空灸空損也。偷聞今世之醫術,則含藥而損心地,病與藥乖故也。帶灸而夭身命,脈與灸戰故也。
不如訪大國之風,示近代治方乎。仍立二門[12],而示末世病相,留贈后昆[13],共利群生云矣。
于時建保二年[14]甲戌春正月日。謹敘。
【注釋】
[1]建仁:建仁寺,日本臨濟宗建仁寺派的大本山,位于京都市,是京都五山之一。建仁二年(1202),由榮西禪師在幕府的支持下創建。
[2]千光祖師:“千光”是榮西的號。
[3]竹苞樓:日本的書店名。
[4]權僧正:榮西當時所任的職位。僧官的最高級別為僧正,其中大僧正最高,其次是僧正,第三是權僧正。
[5]人倫:指人類。
[6]天竺:印度舊稱。
[7]唐土:中國舊稱。
[8]劫初:佛教語言,世界的開始時期。
[9]四大:佛教認為萬物皆由地、水、火、風構成,稱為四大。就人體來看,骨肉為地,血為水,體溫為火,活動力為風。
[10]印土耆婆:印土即印度。耆婆,為印度佛陀時代頻婆娑羅王與阿阇世王的御醫,佛教徒,其名聲可媲美我國戰國時代的扁鵲。
[11]漢家神農:漢家是指中國。神農,即神農氏,是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茶經》中記載茶葉也是神農氏發現的。
[12]二門:即《吃茶記》上卷“五臟和合門”與下卷“遣除鬼魅門”。
[13]后昆:后人,子孫。
[14]建保二年:建保是日本的年號,建保二年即1215年。
活動時間:2020年6月7日9:30——12:30
活動地點:杭州濱江區江虹路信雅達國際2幢3501 易靜唐茶館(地鐵一號線至江陵路站,公交可至江虹口濱盛路囗)
活動內容:
一、鑒識西湖龍井、六安瓜片、太平猴魅、黃山毛峰、信陽毛尖、碧螺春、恩施玉露優綠茶、安吉白茶;

二、推介陸羽《茶經》、榮西禪師 《吃茶養生記》三本世界經典茶書、威廉.烏克斯《茶葉全書》;